陳年藏茶為什么都是牛皮包著的?

陳年藏茶為什么都是牛皮包著的?

89閱讀 2019-01-01 03:01 文化

? ? 陳年的藏茶頗有異域風采,比如以牛皮為外包裝扎的茶,這種牛皮包裝的藏茶雖然外觀樸拙而且還略帶皮毛的原始氣息,卻絲毫不影響茶的品質(zhì)和價值。在近幾年茶葉拍賣會上,就有幾款來自藏區(qū)寺廟的牛皮包茶,每包茶(約60斤)的起拍價在2到50萬不等。試想,當年每斤茶的價格每包也就在500元左右,這種增值空間可想而知。

花包

打開牛皮包,可以看到藏茶原有的包裝,長條形的竹篾里裹著茶,每條長約1米,有“金尖”和“康磚”兩種,每條20斤(早期曾為16斤)。其中金尖是4塊,每塊5斤左右;康磚則是20塊,每塊1斤左右,每1塊獨立的茶磚都各自有一層棉紙包裹著。不過,本來的竹篾包裝,又如何變成了牛皮包裝呢,這就要從邊銷茶的入藏說起了。

????藏茶源于唐代,產(chǎn)于四川雅安。從宋代起藏茶就被列入邊銷物資,直至新中國建立后,均為官方統(tǒng)籌對藏區(qū)的供應。由于地理差異,藏茶的運送始終是一件繁復艱巨的工作。無論是南路邊茶(即從雅安走康定進藏)或西路邊茶(灌縣走松潘進藏)都是由低海拔到高海拔的轉(zhuǎn)運,而且一路山連著山綿延不斷,道接著道崎嶇多險。所以,運送茶葉全大部分路途靠牲口的背馱,而竹篾在馬牛的背上長時間摩擦則會使之受傷以致死亡。為解決運輸中的諸多問題,在漢藏交界的康定、松潘等地的“鍋莊”(商號)以獸皮料對藏茶進行二次包裝。他們雇傭一些“賈卓娃”(縫茶工)用牛皮將茶葉重新打包縫制,如短運距的就縫“花包”,即沒有完全把茶的竹篾裹滿覆蓋;若是遠距離的,如拉薩以至更遠地方則需縫“滿包”,以防途中破損。因為藏茶都是先運到鍋莊集中再發(fā)運的,所以茶的品種批次甚至等級也可能無法完全歸置清楚。一般情況是滿包內(nèi)的茶可能是混裝的,或是康磚、金尖,或是較為大片的川制茯磚茶,具體要開包后才能知道內(nèi)裝的品種和品質(zhì)。如果是供貴族喇嘛的滿包茶,外包要用牛、馬、羊的上等皮料(個別高端的用狼皮),而花包則是比較容易識別的裝康磚和金尖,幾乎沒有什么懸念。

滿包

? ? 不過,在現(xiàn)存留的牛皮包藏茶中以金尖居多,康磚數(shù)量極少,這與金尖主銷前藏的相對邊遠,而康磚主銷后藏的康巴地區(qū)的相對靠近也有關系;另外因康磚用料較為精細和原材料稀缺,上世紀九十年代前主要生產(chǎn)金尖以滿足產(chǎn)量,其實康磚藏茶一直是有生產(chǎn),因為康磚比較高端、珍貴,虔誠的藏民一般不會用牛皮包著康磚藏茶去奉獻給寺廟或供貴族喇嘛,原因是打包時是用鮮牛皮、茶葉始終會吸取牛皮的一些氣息。

? ??而隨著道路和交通工具的發(fā)達,牛皮包茶也逐漸地遠離我們的時代,成為一種特定時期和特定區(qū)域的產(chǎn)物。

? ? 有人可能會問,把藏茶裝在皮囊中似乎不妥,因為陳化中的茶葉會吸取牛皮的氣息。其實不用擔心,以高原的環(huán)境條件,用牛皮包裝藏茶也不失為上策:一是高原的氣候干燥,牛皮處于風干的狀態(tài);二是牛皮包本身是有透氣性,有利于藏茶的繼續(xù)陳化,所以湯色也顯得特別的紅濃透亮;再者是牧區(qū)寬廣,牧民多在水草豐茂處駐扎,而茶裹在牛皮包中也就不易受潮,可謂因地制宜、物盡其用。

? ? 牛皮包金尖藏茶的故事,是在不經(jīng)意中形成,進而演化成一個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茶俗典故,聽起來很美,喝起來更美,擁有它也就完美了。

上一頁:大戶賽:冰島之后的又一“勐庫大葉種黑大葉茶”的典型代表

下一頁:普洱茶的品質(zhì),跟哪些因素有關?

相關閱讀

茶友網(wǎng)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